
记住乡愁第一季已完结 共60集
- 主演:谭文颖,唐天骄
- 类型:纪录片
- 导演:内详
- 地区:大陆
- 年份:2015
- 语言:国语
简介:-->剧情介绍:纪录片选取了100多个传统村落,以“关注古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祖训传世、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宗旨,拍摄雷佳唱响乡愁的《记得乡愁》。展现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乡土事物、深厚丰厚的文化积淀,梳理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传承千年乡规民约、家风祖训,寻找和发掘民族文化精髓。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新浪娱乐评)从某种程度上说,100集《记住乡愁》和100个乡村故事其实就是一份乡土文化清单,围绕“仁爱、民本、诚信、公正、和谐、和合的时代价值”提出了100个传统文化清单。这种传统文化,也许就藏在农村家家户户的对联里,藏在村民世代相传的故事里,藏在逢年过节隆重展示的祖训家谱里。所有这些,就像河流、树木、古井、老房子一样,都是传统村落的一部分。看到他们,我就想到了乡愁。记住乡愁,就是记住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之路。(文汇报评)“记住乡愁”,总是离不开它打动人心的一些特定内涵和魅力。专题片中分析的培田村名含义既简洁又意味深长。所谓“培田”,体现了“以田养子孙
lt;图片1gt;虽然,去年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播出的时候,我也跟着看了好多,但说实话,那时对这部规模庞大的乡土气息纪录片的真正“韵味”还不明所以,确实不能瞬间理解到位。关于乡愁,台湾诗人余光中曾有过一首非常著名的小诗,那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曾是很多中国人的口占名言,也就是这首小诗,或者又令“乡愁”两字带上了更多的淡淡情伤,更多的文人情怀,所以,这次中央电视台推出这部《记住乡愁》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文人雅士、士子情怀里对故土家乡的依恋,那仍然是文人气息十足,仍然是淡淡的伤感情怀。nbsp;让我对“乡愁”这两个字的印象产生颠覆性改变的,是《记住乡愁》第二季第1集《郭亮村》,镜头的主角是河南省一个偏远山村,纪录片的内容是展现四五十年来这个地处大山深处似要被世界遗忘的小山村里发生过的战天斗地也惊天动地的现实故事,一个发生在当代的十三愚公挖山开路的真实事件,故事的主题被定义为“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易经》里的一句话,也许那些40多年前开山凿路的郭亮村勇士们根本不知这《易经》所为何物,但他们的所做所为确实又是如此的通天接地,连古贯今,纪录片用非常现代化、非常富质感的镜头语言
lt;图片1gt;虽然,去年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播出的时候,我也跟着看了好多,但说实话,那时对这部规模庞大的乡土气息纪录片的真正“韵味”还不明所以,确实不能瞬间理解到位。关于乡愁,台湾诗人余光中曾有过一首非常著名的小诗,那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曾是很多中国人的口占名言,也就是这首小诗,或者又令“乡愁”两字带上了更多的淡淡情伤,更多的文人情怀,所以,这次中央电视台推出这部《记住乡愁》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文人雅士、士子情怀里对故土家乡的依恋,那仍然是文人气息十足,仍然是淡淡的伤感情怀。nbsp;让我对“乡愁”这两个字的印象产生颠覆性改变的,是《记住乡愁》第二季第1集《郭亮村》,镜头的主角是河南省一个偏远山村,纪录片的内容是展现四五十年来这个地处大山深处似要被世界遗忘的小山村里发生过的战天斗地也惊天动地的现实故事,一个发生在当代的十三愚公挖山开路的真实事件,故事的主题被定义为“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易经》里的一句话,也许那些40多年前开山凿路的郭亮村勇士们根本不知这《易经》所为何物,但他们的所做所为确实又是如此的通天接地,连古贯今,纪录片用非常现代化、非常富质感的镜头语言
- 窝窝云1
-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热播
- 相关